B/S: Browser/Server,即:浏览器/服务器模式
C/S: Client/Server,即:客户端/服务器模式
B/S:只需安装服务器,客户端为浏览器,如:IE,即可完成数据通信功能。
C/S:不仅需要安装服务器,还需要安装客户端,比B/S麻烦一些,但可以较容易控制软件的逻辑功能。
一、概念
所谓C/S结构,也就是客户机/服务器(英文为:Client/Server)结构.
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,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,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.
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、工作站或小型机,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,如Oracle.
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。
所谓B/S结构,即浏览器/服务器(Browser/Server)结构,在这种结构下,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.
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,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.
这种结构中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(Browser),如Chrome或Internet Explorer,
服务器安装Oracle、Sybase、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.
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。
二、区别
C/S结构最大的不便就是客户端需要专门的软件,客户端软件的安装和升级对比B/S结构来说麻烦一些。
当需要大量安装客户端、且客户端软件经常升级时,如果客户端设计时不能自动升级,对于系统的使用者来说,工作量将是非常巨大的。
C/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,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.
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,同时从安全性考虑的话,个人认为C/S比B/S要优越的多。
B/S结构最大的优点是安装和维护方便(仅仅对服务器进行安装和维护),系统扩展也比较简单。
对于C/S和B/S结构优越性来说,不能简单说B/S结构比C/S结构优越。
简单的说,从方便性和可维护性上来说B/S结构好一些,从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说C/S结构要好一些。
因此在系统设计时一般都充分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.
个人认为,随着网页制作技术的成熟,如AJAX等,在浏览器中就能完全实现桌面软件的效果,如WEB QQ,B/S完全有取代C/S的趋势!